2018 学年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水平测试 化学试题
相对原子水平:Cu-64 H-1 O-16 S-32 K-39 Cl-35.5
1、选择题(共 20 分)
1. 检验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得的氧气是不是含水蒸气的最好试剂是( )
A. 胆矾 B. 明矾 C. 生石灰 D. 硫酸铜
2. 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( )
A. 自然界中的水 B. 雨水 C. 胆矾 D. 大理石
3. 下列溶液中,溶剂不是水的是( )
A. 蔗糖溶液 B. 消毒酒精 C. 碘酒 D. 百事可乐
4. 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,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( )
A. 面粉 B. 硫酸铜 C. 食盐 D. 食用油
5. 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,依据表中数据剖析,不正确的是( )
序号 | 温度/℃ | 水的水平/g | 所加硝酸钾的水平/g | 所得溶液的水平/g |
① | 28 | 10 | 4 | 14 |
② | 28 | 10 | 6 | 14 |
③ | 60 | 10 | 8 | 18 |
A. 28℃时 10g 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 4g
B. 60℃时等水平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 28℃时多
C. ①②所得溶液肯定都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
D. ③所得溶液肯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
6. 实验时若不慎碰翻酒精灯,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,应立刻采取的手段是( )
A. 用嘴吹灭 B. 用书扇灭 C. 用灯帽盖灭 D. 用湿抹布扑灭
7. 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,下列说法中,不正确的是( )
溶质 | 碘 | 高锰酸钾 | |||
溶剂 | 水 | 汽油 | 酒精 | 水 | 汽油 |
溶解性 | 不溶 | 易溶 | 可溶 | 易溶 | 不溶 |
A. 衣服不慎沾上高锰酸钾,可用汽油擦洗 B. 溶液都是均1、稳定的混合物
C. 水、汽油、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.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
8. 20℃时,拿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 20g,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,有固体剩余的是( )
物质名字 | 氯酸钾 | 硝酸钾 | 氯化钠 | 蔗糖 |
溶解度(g/100g 水) | 7.4 | 31.6 | 36.0 | 203.9 |
A. 氯酸钾 B. 硝酸钾 C. 氯化钠 D. 蔗糖
9. 甲和乙在肯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。结合微观示意图剖析,下列结论正确的是( )
![]() |
A. 丙的相对分子水平为 32g B.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2:1
C. 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水平比为 22:3 D. 反应前后分子类型不变
10. 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( )
A.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B. 冰的密度比水大
C. 水中所含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 2 倍 D. 水中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
11.
![]() |
室温时,对 100mL 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,最后甲、乙两烧杯中溶液( )
A. 溶质水平相同 B. 溶质水平分数相同 C. 均为不饱和溶液 D. 溶剂水平相同
12. AgNO3 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,该气体可能是( )
A. NO2
B. SO2
C. N2
D. H2S
13. 二氧化碳常用来对电器灭火,与之无关的性质是( )
A. 本身不可以燃烧 B. 不支持燃烧 C. 能溶于水 D. 不导电
14. a、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 )
A. 15℃时,a、b 的溶解度均为 20g/100 克水
B. 将 30℃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5℃,溶质的水平分数不变
C. 加水或升温均可使 b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
D. 15℃时,将 15g b 放入 50g 水中,充分溶解后,所得溶液水平是 65g
15.色t℃;时要,使向该饱澄和清蔗溶糖液溶变液浑中浊加,入可一以定采量用的水物后理,方下法列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述正确的是( )
A. 仍为饱和溶液 B. 溶质的水平变小 C. 蔗糖的溶解度不变 D. 喝起来更甜了
16. 室温下从 100mL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取出 10mL 液体,则原溶液发生的变化是( )
A. 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 B. 溶液中溶剂和溶质都降低了
C. 溶液中只有溶剂降低了 D. 溶液中会出现固体
17. 甲、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,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( )
A.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
B. t1 ℃时,甲、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肯定相等
C. t2 ℃时,将 15g 甲物质放入 70g 水中,所得溶液的水平肯定为 85g
D. t2 ℃时,甲、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℃,析出晶体水平甲>乙
18. 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。40℃时将 60g 该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,有关判断正确的是( )
A. 40℃时形成 160g 溶液
B. 若降温至 20℃,溶质水平降低
C. 若升温至 60℃,溶质水平分数不变
D. 若升温至 80℃,溶液是饱和溶液
19. 下列各种物质混合或反应过程中,符号“1+1=2”的是( )
A. 1 克氯酸钾和 1 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,剩余固体的水平
B. 1 克饱和食盐水加 1 克食盐后所得溶液的水平
C. 1 克饱和食盐水加入 1 克硝酸钾,固体全部溶解后溶液的总水平
D. 1 升酒精和 1 升水混合后的总体积
20. 甲烧杯中盛有 m 克白色硫酸铜粉末,乙烧杯中盛有 m 克胆矾,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水平的水,均全部溶解,得到 20℃的溶液。对甲、乙烧杯中溶液的剖析正确的是( )
A. 溶质水平可能相等 B. 溶剂水平肯定相等
C. 溶液水平肯定相等 D. 可能都是饱和溶液2、填空题(共 19 分)
1. 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,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,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,该现象说明所得溶液的 pH 值____________________7(填“>”、“<”或“=”),用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. 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,其干燥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(用化学方程式表示),将生石灰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一会儿后,取上层清液,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,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变____________________
色;要使该澄清溶液变浑浊,可以使用的物理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3. 水是生命之源,在平时生活有着不可替代有哪些用途。大家应该知道水、爱惜水资源。
(1)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加入净水剂____________________使悬浮颗粒凝聚而沉降;常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(填化学式)做消毒剂。
(2)下图中图一是淡化海水的模拟装置,图二是电解水的装置。
![]() |
Ⅰ. 图一中过程中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。
Ⅱ. 图二实验一段时间后,左管中液面高度如图所示,则右管中的液面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(填“a”或“b”)。检验右管气体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维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
(写名字) ;水分解过程中不可以分解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可表示一个水分子)。
a.
b.
c.
d. e.
(3)称量 25 克胆矾放入烧杯中,若要制成 8%的硫酸铜溶液,需要加入的水的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4. 用右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:若 B 处盛放木炭。
a. 先在 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,在 B 处加热,B、C 处无明显变化
b. 待 B 处冷却至室温,在 A 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,B、
C 处无明显变化
c. 在 A 处继续通入氧气,然后在 B 处加热,发现木炭燃烧,C 处变浑浊
①对比实验 a 与 c,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对比实验 b 与 c,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②写出实验 c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_______。3、简答卷(共 21 分)
1. A、B、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,请回答下列问题:
(1)N 点对应的是物质 A 的____________________(“饱和”或“不饱和”)溶液。
(2) t1 ℃时在 50 克水中加入 10 克 A,充分搅拌,所得溶液的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;要使该溶液中 A 的溶质水平分数变大,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除去 A 中少量的 B 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4) t1 ℃时,将 A、B、C 各 8g 分别加入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,充分溶解,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5)用(3)提纯的 A 配制t1 ℃时 50g 水平分数为 6%的 A 溶液。其操作步骤为:____________________、称量、量取、 溶解装瓶贴标签。下列状况会致使上述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)。
A. 所用 A 仍然不纯 B. 量取水所用量筒用蒸馏水润洗后有少量水残留在量筒中
C. 用量筒量取水时,俯瞰读数 D. 配好的溶液装瓶后,烧杯内有溶液残留
(6)t1℃时分别在 100 克水中配置成 A、B、C 的饱和溶液,升温到 t2℃(不考虑水分蒸发),所得三种溶液溶质水平分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.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,回答有关问题:
![]() |
(1)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字:a.__________b.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2)写出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(填基本反应种类);二氧化锰有哪些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;实验中要采集较为干燥的氧气,可使用的采集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(填序号);实验后收购二氧化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老师提供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5g 为材料制取氧气,现摘录部分实验过程:①检查装置气密性,装置气密性好 ②装好药品,按装置 B 搭好装置
③向集气瓶中加水,并倒置在盛有水的水槽中,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
④点燃酒精灯加热,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,立即用集气瓶进行采集
⑤气体采集完毕,先熄灭酒精灯,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:
Ⅰ. 可能致使集气瓶中采集的氧气不纯净的步骤是(水蒸气不计)____________________(填序号)。
Ⅱ. 步骤⑤可能引起的后果是: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Ⅲ. 反应后,称量剩余固体,发现固体水平降低了 4.8g。计算生成的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是多少?(请写出计算过程)
Ⅳ. 将生成的氯化钾完全收购,加水完全溶解得到 100 克氯化钾溶液,所得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。
参考答案
1、选择题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
D | C | C | C | D | D | A | A | C | D |
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
A | A | C | D | C | B | C | D | C | C |
2、填空题
石蕊试液变红;<;H2O+CO2→H2CO3
CaO+H2O→Ca2;Ca2;红;加热
3.(1)明矾;Cl2
(2)I. 间隔 II. a;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中,木条复燃,气体为氧气;水分子;bd
(3)175
4.①燃烧需要氧气;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失火点 ②C+O2 ¾点¾燃¾® CO2;CO2+Ca2→CaCO3↓+H2O
3、简答卷
1.(1)不饱和 (2)60g;升高温度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增加溶质 (3)降温结晶 (4)相等
(5)计算;C;A=B>C 2.(1)锥形瓶;试管
(2)2H2O2 ¾M¾nO¾2 ® 2H2O+O2↑;分解;催化;D;溶解、过滤、干燥
(3)I. ③④ II. 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,使试管炸裂 III. 0.1mol IV. 7.45%